
文/陳 靜在全國兩會召開之際,“湘鄉八旬老人寫在煙盒上的建議被寫進法條”的新聞上了熱搜。這就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才可能發生的事。民有所呼,法有所應。當耄耋老人在煙盒上奮筆疾書時,他或許未曾想到,這份樸素的民生關切會穿越街巷阡陌,最終熔鑄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制度設計。這種“自下而上”的立法參與,既是對“民以食為天”傳統智慧的現代回應,更是“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憲法原則的生動演繹。“煙盒錫紙載民意,法治春風潤民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期待更多“寫在煙盒上的建議”轉化為治國理政的良策,讓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之花,
湖南日報全媒體評論員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圓滿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經濟大省要挑大梁”。促進經濟持續向好,經濟大省重任在肩、責無旁貸。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為穩定全國經濟作出更大貢獻”,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強調“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梁”。2025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擔起經濟大省真正挑大梁的責任”。在當前形勢下,勇挑大梁同樣是湖南必須扛起的政治責任。牢記囑托,自覺把工作放到全國大局中去謀劃推進,
湖南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萬麗君日前舉行的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提到,廣大政協委員持續開展實地調研,從適老化改造到完善高齡老人助餐體系,以“一碗熱湯的溫度”讓“夕陽紅”老年友好型社會更具暖度。在兩會的宏大敘事中,“一碗熱湯”這樣樸素的心愿被聆聽、被重視,正是代表委員心系何方、情牽何處的生動注解。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讓老年人好好吃飯”這件“關鍵小事”成為不少代表委員的“心頭大事”。“一碗熱湯”正在溫暖更多老年人,這背后離不開代表委員們建真言、獻實策、開良方發揮的積極作用。如“一碗
“兩新”政策的實施,在民生領域掀起了一場變革的春風,為廣大群眾鋪就了一條通往幸福生活的“高速路”;在教育方面,“兩新”政策積極推動教育資源的均衡分配。同時,“兩新”政策鼓勵不同地區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區域間的合作與交流,通過產業轉移、資源共享等方式,實現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此外,“兩新”政策還推動了社會治理創新。“兩新”政策的實施精準且有力地滲透至民生、經濟、社會等各個關鍵領域,成為推動發展、改善民生的關鍵力量。